- 主講人 鄭安祐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
- 教師 許勝發 / 北藝大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 紀錄人 蔡戈尹 / 課程助教
- 課程 107-1 台灣南島語族群建築
- 地點 北藝大 研究大樓 R312
- 時間 2018/10/5
「我來、我見、我做圖」講座探討從建築史、聚落研究、文化資產等面向上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的經驗和反省,同時帶領同學操作開放原始碼的Quantum GIS(QGIS)軟體系統。
簡介地理資訊系統
講師從大家經常使用的Google地圖上開始操作地圖標記及向量的繪製,呈現出者使用者所需求的空間資訊;說明一個有效的地理資訊必需具備:
- 圖層/圖徵
- 資料庫/屬性表
- 視覺化/空間分析
- 座標系統
常見座標系統
而在「座標系統」中,了解到在製作地理資訊的時候,每項圖資都有它與環境的相對位置,而透過不同的位置所呈現的圖層,加以整合,才能塑造出屬於自己及自己所需的地理圖資。在台灣較常使用的座標系統分為:
- WGS 84
- TWD 97
- TWD 67 虎子山系統
介紹 QGIS
QGIS 軟體是一項資料處理工具,可以讓我們使用在建築歷史理論以及文化資產等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適用於:
- 資料整合:社會科學式資料與空間資訊
- 空間重現:觀點上視角的切換與實作上的3-D建模
- GIS有助於資料整合分析及空間重現,但最終仍需做為整體歷史敘事的一部分

講師舉出幾個使用QGIS軟體的例子後,便開始指導學員們如何操作:


地圖與交通資訊
- 行程規劃 開啟 Google 地圖
- 地址 北投區中央南路二段39巷26號